輔仁大學 . 全校電子公告訊息 |
瀏覽訊息 . 返回訊息列表 |
主旨: 敬邀參加3月21日關永中教授專題演講及新書發表會 (同步線上視訊)
[ 演講、研討會、教育訓練 ]
發文日期:2025-03-05 輔仁大學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將於3月21日(五)邀請關永中教授專題演講「譏諷與幽默」及「新書發表會」,誠摯邀請對此主題有興趣的校內師生及各界人士撥冗報名參加。
演講日期:2025年3月21日(週五) 10:00-12:00 演講題目:譏諷與幽默-郎尼根《洞察》第十八章3之3節釋義 新書發表:郎尼根論超越屬性 《洞察》第十六至二十章釋義 主講人:關永中教授 (台灣大學哲學系榮休) 與談人:陳文祥主任 (本校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及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) 實體地點:輔仁大學倬章樓四樓聖保祿廳DG410 線上視訊(ZOOM):https://bit.ly/20250321speech 報名網址:https://bit.ly/cssr_speech_20250321A 主辦單位:輔仁大學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 聯絡方式:029090@mail.fju.edu.tw / 02-2905-3275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網址 www.fjac.fju.edu.tw 關永中教授簡歷: 學歷:比利時魯汶大學神學、哲學博士 經歷: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兼任研究員 著作: 《神話與時間》 《愛、恨與死亡》 《知識論(一)-古典思潮》 《知識論(二)一近世思潮》 《謝勒與知識社會學》 《郎尼根的認知理論》 《洞察》系列(共五卷) 《神秘經驗知識論的兩盞明燈—聖女大德蘭及聖十字若望》 其他中、英論文多篇 書籍簡介: 郎尼根(Bernard Lonergan, 1904-1984)名著《洞察》(Insight (1957))一書共分二十章。前十章著重探討認知結構的「感覺」、「理解」、「判斷」等面向作為反思。第十一至第十三章則凸顯出認知主體在存有領域開放,並在認知與被知的前提下,孕育客觀義。第十四至第十七章則將此論證延伸至形上學,進而在第十八章中連結倫理學,最終在第十九至第二十章中著重探討神學的超越義。全書涵括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,為《神學方法》(Method in Theology (1972))提供一個研究方法的典範。 本書集中在《洞察》第十六至二十章釋義,藉此引介讀者探索郎尼根哲學之堂奧。
|
系統管理單位:資訊中心網路與資源管理組 電話:(02)2905-6467 |